净土宗简介
佛教起源于印度,传入中土之后,迄至隋唐时代,各宗祖师依众生根机与教理深浅,共建立八大宗派,净土宗乃八大宗之一,由唐朝高僧善导大师创立。大师被尊为阿弥陀佛化身,所说等同佛说。其创宗情形,如《观经疏》所说:「楷定古今」「诸佛证定」「一如经法」「一句一字不可加减」,即纠正古今诸师对弥陀净土法门的曲解、错解,开示纯正法义,得到诸佛证明,成为净土法门之正脉、标准与规范。是故任何有关弥陀净土的解说,若与大师所释相合,即是正确可依;相违,则非正确,皆不可依。
善导师承道绰,道绰承续昙鸾,昙鸾仰承印度之龙树、天亲:此为净土宗之正脉传承。此传承思想略说有如下特点:
一、有统一、完备的净土宗教判理论;
二、有一脉相承的法义师承关系;
三、纯依阿弥陀佛本愿为立宗根本;
四、纯依净土经论解释净土经典,丝毫不夹杂圣道诸宗思想;
五、教理、行仪悉臻完备,净土宗规模严整可依。
净土宗顾名思义,即是以「专称弥陀佛名,愿生弥陀净土」为宗旨,意即不论何人,只要专称弥陀佛名,则必生弥陀净土。
了解更多:
净土宗
宗,为「尊」、「崇」、「主」之义,引申有「独尊」、「统摄」、「唯一」、「最胜」等义。亦即:在佛说一切法门中,独尊某一法门为主,并以此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及教团组织,即称为「宗」,也称「宗派」。
中国佛教共分八宗,净土宗独尊念佛,以之为一代佛教归宗结顶之法,所谓「《华严》奥藏,《法华》秘髓,一切诸佛之心要,菩萨万行之司南,皆不出於此。」
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大师(613—681)创立,奉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为正依经典,依龙树菩萨《易行品》、天亲菩萨《往生论》、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、《赞阿弥陀佛偈》、道绰大师《安乐集》、善导大师《观经疏》、《观念法门》、《法事赞》、《往生礼赞》、《般舟赞》为相承祖师论释;尤尊善导大师《观经疏》为开宗立教之根本祖典。
净土宗以阿弥陀佛因愿果号为立教根本,以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为轴心,建立难易二道、自他二力、圣净二门、要弘二门之教判体系,确立心行业规范;以「信受弥陀救度,专称弥陀佛名,愿生弥陀净土,广度十方众生」为宗旨,以「本愿称名,凡夫入报;平生业成,现生不退」为特色。
净土法门
净土法门可以分为两种:一是隋唐净土,二是宋明净土。
净土的弘扬,最纯正的是在唐朝,也就善导大师这个法脉──善导大师继承道绰大师,道绰继承昙鸾大师,昙鸾是依据龙树、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去注解发挥。而龙树和天亲的净土思想是完全依据《净土三经》。
宋明净土,就是北宋一直到明朝,以至到清朝的净土。北宋净土跟隋唐善导大师的净土相比,虽然同样都是净土法门,但内容却不一样。因为宋明净土已经掺杂了天台、华严、禅的思想,虽然教理看起来很丰富、很磅礡,可是已经不是纯正的净土思想了。
念佛一法是弥陀救世本愿,也是释尊出世本怀,只要信愿称名,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。其特色是「胜、易」,「易」──本愿称名,「胜」──凡夫入报,平生业成,现生不退。
净土法门就如印光大师所说:「上上根不能逾其阃,下下根亦能臻其域」,因此人人可修,人人可证;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;绝待圆融,不可思议!